在閱讀了《非暴力溝通》這本書后,我深受觸動,獲得了許多關(guān)于人際交往和溝通方式的深刻啟示。
初讀此書,我被作者馬歇爾·盧森堡博士所提出的“非暴力溝通”理念深深吸引。這種溝通方式并非是一種簡單的技巧,而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態(tài)度。它強調(diào)我們在交流中要專注于彼此的觀察、感受、需求和請求,摒棄那些指責、評判和嘲諷的語言。
觀察,通過觀察而不評判,我學會了以一種更加客觀和中立的態(tài)度去描述事物,避免了因主觀臆斷而引發(fā)的沖突。
感受,是我們內(nèi)心的真實反應(yīng),但我們往往難以準確地表達。我們習慣用“我覺得”來代替“我感受”,從而模糊了真正的情感。通過閱讀,我學會了區(qū)分“想法”和“感受”,并能夠更加真誠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。例如,在工作中遇到壓力時,我不再說“我覺得我做不好這個項目”,而是坦誠地表達“我感到很焦慮,因為這個項目的時間緊迫,任務(wù)繁重”。清晰地表達感受,讓他人更容易理解我們的內(nèi)心世界,也有助于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連接。
需求,是感受的根源。當我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,負面感受就會產(chǎn)生。然而,我們在溝通中常常忽略了表達自己的需求,而是一味地抱怨和指責。非暴力溝通教會我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需求。
請求,是為了滿足需求而提出的具體行動。在提出請求時,我們要確保它是具體、可行且積極的。避免使用模糊、抽象或帶有命令式的語言。比如,我希望家人在我工作時保持安靜,我會說“我在工作時,希望你們能把電視聲音調(diào)小一點或者去別的房間聊天”,而不是籠統(tǒng)地說“你們別吵了”。
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的理念,我發(fā)現(xiàn)與家人、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(guān)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。當遇到分歧和矛盾時,不再是相互指責和爭吵,而是能夠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同時也積極傾聽對方的觀點,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非暴力溝通不僅適用于與他人的交流,也適用于自我的對話。我們常常對自己過于苛刻,用自我批評和自我貶低的方式來激勵自己。但這種方式只會削弱我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。通過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與自己對話,我學會了理解自己、接納自己,給予自己更多的關(guān)愛和鼓勵。
總之,《非暴力溝通》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溝通之門,讓我意識到語言的力量既可以傷人,也可以療傷。我將努力將書中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不斷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,以更加友善和積極的方式與世界交流。選擇非暴力溝通,就是選擇用愛和理解去搭建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橋梁,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更多的和諧與美好。
投稿者:連云港公司-錢如意